欢迎来到FXCM资讯港湾官网

得了流感怎么办 ?学者提醒 :抓住自救的“黄金48小时”!【卫生】风尚中国网

时间:2025-07-04 16:58:16来源:福汇平台


原标题 :《流感高发 ,抓住自救的“黄金48小时”!》

得了流感怎么办?学者提醒:抓住自救的“黄金48小时”!【卫生】风尚中国网



据疾控中心新近数据

目前 流感病毒阳性率连续上升

其中多数为甲型流感

流感怎么防范 ?

得了流感怎么办 ?

学者提醒,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利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推动成肺炎 、福汇外汇官网平台重症等 。治疗流感的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 。

01

“小感冒” ,并不小


“近期 ,流感患者骤然增多,发热门诊、急诊门诊  、儿科门诊人满为患 。门诊患者以学子居多,老年患者也占很大比例。”1月7日  ,福汇外汇代理州中心医疗机构舞阳院区急诊中心主任助理周发伟介绍  。

州中心医疗机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龚年金说,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患者 ,以及有恶性肿瘤、糖尿病 、肺结核、白血病等根本疾病的人,更容易由流感转为重症 ,尤为需要提高警惕 。

“目前,恩施地区主要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州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与运维所所长吴自辉介绍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 、乙  、丙 、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是人类流感的TMGM外汇平台主要病原体,常引起大流行 。

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 ,冬春季节高发,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以发热、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部分高危人群可能会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以及多脏器作用不全等危及生命的严峻并发症 。

普通感冒无明显季节性,多由鼻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引起 ,临床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和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无发热或只有轻度发热 ,较少出现并发症 。

“甲型流感发病较为迅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典型症状就是 :一烧、二痛 、三乏力 。”周发伟说 。

发烧常连续数天,体温高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常有头痛、周身关节痛和全身肌肉酸痛;疲乏无力 ,精神萎靡 。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推动,继发严峻肺炎、呼吸衰竭、坏死性脑病 、多器官损伤 ,甚至引发死亡 。

相比之下 ,普通感冒发病相对较缓 ,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喷嚏、IC Markets外汇代理咽部不适等。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病程5~7天 ,可自愈 。

相比卫生成人来说,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根本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格外受流感“青睐”,更容易“中招”。因为流感普遍易感,还可引发人反复“中招”。

“有的病人觉得感冒是小毛病,迟早都会好,所以选择‘硬扛’ ,错过了流感治疗的黄金48小时 。”龚年金说,“扛一扛”会有病情加重的风险,尤其是高危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峻的并发症,如肺炎 、心肌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还会提升感染传播风险。

02

及时治疗,注意防范


“抗病毒药物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利用效果最佳,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周发伟介绍 。

流感有关治疗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 ,但它们的作用机制不一样 :

玛巴洛沙韦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让体内不再进入病毒;奥司他韦是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 ,下降病毒扩散。玛巴洛沙韦全病程只需要给一次药;奥司他韦需要每天服用两次 、连吃五天 。

目前,玛巴洛沙韦只通过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提议6月龄以上的人(无疫苗接种禁忌)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后,抗体保护水平一般可维持6个月  ,疫苗保护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 ,提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防护。”吴自辉说  。

值得注意的是 ,打了流感疫苗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得流感。

虽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可以下降感染的风险和严峻程度。但是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即使流感疫苗组分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多数接种者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 ,所以它不能供给100%的保护 。

就算接种了流感疫苗 ,流感季里还是应该做好防护,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保持室内大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家中定期清洁通风 ,对门把手 、扶手等核心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强化体育锻炼,卫生饮食 ,提高免疫力。

出现流感样症状时除了多休息外,一定要注意自我隔离,佩戴口罩,尽量单间居住,下降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避免传染他人。

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


精选图文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FXCM资讯港湾   sitemap